隨著軋鋼設備新技術的發(fā)展,鋼鐵廠棒材的生產也告別了傳統(tǒng)的裙板制動上冷床生產模式,轉轂裝置取代原來的冷床托架,棒材的軋制速度快速提高到了36?m/s以上,極大地提高了棒材生產線效率,減少了棒材軋制廢品的產生,提高了產品質量,減輕了工人勞動強度,同時減少了能源消耗,實現了集中化操作、節(jié)約化生產,為行業(yè)的技術進步起到了很好示范推動作用。該高速棒材主軋線共有22架軋機,為連續(xù)布置,分為粗軋機組、中軋機組、預精軋機組和精軋機組。其中粗軋機組6架、中軋機組6架、預精軋機組6架、精軋機組4架,全線共22個軋制道次。新增的高速上鋼系統(tǒng)主要包括夾送(制動)裝置、伺服擺桿、高速飛剪和轉轂裝置等。高速上鋼系統(tǒng)應用于高速棒材生產線,可以實現高速成品倍尺上冷床要求,同時具有倍尺優(yōu)化功能。該系統(tǒng)由剪前夾送裝置、伺服擺桿、高速飛剪、剪后制動裝置和轉轂裝置等設備組成。該套系統(tǒng)設備成功填補了國內全連續(xù)式36?m/s高速棒材軋制系統(tǒng)關鍵技術依賴進口的空白。軋件由剪前夾送裝置夾持,保持穩(wěn)定速度前行,飛剪配合伺服擺桿對軋件進行倍尺剪切并對尾鋼進行優(yōu)化。剪切倍尺后的軋件交替進入A、B兩條通道,剪后制動裝置對軋件尾部制動,使軋件速度降低到5?m/s后,軋件自由滑動到轉轂A、B槽內。
1、高速夾送(制動)裝置
夾送(制動)裝置由上、下兩輥組成。夾送裝置輥片安裝在一對懸臂軸上,可方便地拆卸更換磨損的舊輥片。由一臺直流電機通過齒輪分配箱及萬向聯軸器帶動上、下輥轉動。制動裝置輥子的夾緊/打開由一氣缸通過連桿機構完成,上、下輥同步動作,保證中心線固定。夾送裝置布置在高速飛剪前,用于夾持軋件,使軋件保持一定的張力穩(wěn)定地向前輸送。制動裝置布置在冷床落料A、B槽前,用于夾持軋件,控制軋件減速。輕柔的夾送(制動)裝置既能保證沒有瑕疵的棒材質量又能靈敏設置夾送裝置壓力將棒材送上冷床。可以根據棒材的規(guī)格和表面溫度采用比例閥對壓力進行調整。氣壓系統(tǒng)施加足夠的壓力將棒材可靠地降速而又避免棒材產生壓痕和變形。
2、高速飛剪
高速飛剪布置在精軋機組后,回轉式結構,剪刃安裝在回轉刀架上。由一臺直流電機通過齒輪傳動裝置傳動。電機端軸裝有編碼器,用于電機加速、減速及剪刃位置控制。飛剪采用連續(xù)運轉工作制,每次剪切電機控制剪刃進行加速、減速,以調整剪切位置,控制倍尺精度。高速飛剪的上下剪刃重合量和側向間隙可進行調整。為了防止軋件剪切彎曲,設計時剪刃的剪切速度(水平分速度)必須大于或等于軋件速度,剪機前后設置有軋件導槽。高速飛剪由電動機、鼓型齒式聯軸器、飛剪箱體、剪刃和圓盤、伺服電缸擺桿、出口分鋼導槽等組成。高速飛剪下軸的齒輪與高速飛剪上軸的齒輪嚙合實現同比減速并驅動上下圓盤反向旋轉,以剪切工件。伺服電缸擺桿位于高速飛剪前,可水平左右擺動,伺服電機驅動電缸推、拉動擺桿做往復運動。電缸擺桿工作時有兩個工位,高速飛剪剪切后,擺桿推動到另一個工位,此時高速飛剪再進行剪切,周而復始。通過背墊片調整上下剪刃之間的間隙,通過底墊片調整上下剪刃之間的重合量,并在調整好后用楔形塊壓緊剪刃。出口分鋼導槽上有A、B兩個通道,引導剪切后的軋件通向不同的通道。且當通過不同速度的軋件時可通過導槽通道上的分鋼導板來調節(jié)分鋼位置。
3、轉轂裝置
高速棒材上鋼系統(tǒng)轉轂裝置布置在冷床輸入側,主要由支架、旋轉機構、減速機和電機等組成。轉轂裝置包括多個首尾銜接的轉轂,轉轂具有空心軸和外側的連接端,空心軸中具有水冷通道,帶孔圓柱銷連接在相鄰的兩個轉轂之間,鎧裝金屬軟管密封連接在相鄰轉轂的空心軸之間并且連通相鄰的轉轂的水冷通道。圓柱銷尾部通過彎折開口銷鎖死,軸向預留有受熱膨脹的余量。兩套轉轂裝置分別由四臺直流電機帶兩臺減速機構驅動轉轂心軸,轉轂心軸帶動旋轉導槽轉動,為方便旋轉導槽更換,旋轉導槽為剖分式結構。為防止轉轂心軸及橫梁受熱變形,轉轂部分水冷,軸承為油氣潤滑。兩組“轉轂”交替動作。每組由單獨的減速機和電機驅動。用于將經過倍尺的軋件輸送到冷床上,兩個平行轉轂懸掛于冷床輸入側。每根轉轂上間隔90°均勻分布著4個受料槽。轉轂旋轉90°,軋件即從轉轂落入冷床,同時到準備接鋼位置,等待下一根倍尺軋件進入轉轂。工作時軋件交替向兩個轉轂輸送。轉轂落料通道順序依次為A1、B1、A2、B2、A3、B3、A4、B4再到下一個循環(huán)A1、B1……。高速上鋼系統(tǒng)使棒材軋制速度從18?m/s提高至36?m/s,應用該技術可以使(ø10~20?mm)規(guī)格產量達120?t/h。冷床步進周期及棒材定位系統(tǒng)精確同步,保證了每個齒槽只下一支鋼??煽康能埣嫈禍p少了軋鋼生產線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高速棒材生產線操作人員能夠獲得最好的產品尺寸公差以及最優(yōu)化的棒材長度,同時也為生產管理和設備維護提供了便。
文章摘自:軋制技術與裝備